南华大学是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均具有40余年办学历史的原中南工学院和原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以湖南省管理为主的面向全国招生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座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衡阳市市区,北眺南岳,东临湘江,环境幽雅,交通便利。2002年10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批准,中国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南华大学,核工业四一五医院划转为南华大学附属医院。
学校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8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7000余人。198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1年开始与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学校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高级专门人才40000余人,为我国的核工业、医疗卫生事业核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9个,涵盖工、医、管理、经济、理、文、法、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拥有2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核技术及应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现有国家管理专业5个:核工程与核技术、采矿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省级重点学科4个:核技术及应用、铀矿开采、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建有部级重点实验室——溶浸采矿实验室和“国际氡计量计划”的亚洲地区协调实验室——氡实验室。
现有在校教职员工2057人,专任教师1141人,其中,教授200余人、副教授400余人。教师中,有博士、硕士学位的近400人;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00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10名。4所直属附属医院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00多人。学校还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所聘请了40余位有名望的专家,包括3位院士担任学校兼职教授。
学校“九五”期间科研经费共6300万元,完成课题700余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务院各部委、地方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在研项目310项,自选及其它项目380多项,目前在研科研经费近8000万元。近5年来,获奖近200项,其中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0项、三等奖10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60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216篇。出版学术专著和统编教材80多部。图书馆藏书168万余册,其中中外文期刊3660多种。校园计算机网络中心与INTERNET和CERNET实现了联网。学校编辑出版了《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受美国中华医学会委托,还承办了《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学校重视学术交流活动,多次主办或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学校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和实验用房面积16万平方米。校本部现有固定资产原值23028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130多万元,万元以上大中型仪器设备1000余套件。拥有19个研究所(中心)、21个研究室、35个学科实验室(中心)、2个实习工厂、4所直属型附属医院、4所协作型附属医院,共有病床6000张,另有48个校外理工科实习基地,56所教学医院。
学校管理严格,制度完善,形成了“明德博学、求是致远”的优良校风。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学校被评为贯彻《全国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被授予“党建工作先进高校”、“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光荣称号。学校还是“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湖南省园林式单位”。
南华大学将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面向国防及核工业,突出“核”特色和“医”特色;坚持教学科研并举,服务区域经济,努力建设成为总体上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具有明显办学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成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为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不断作出贡献。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