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下属《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公布了面向2008届毕业生的“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结果。此次中国大学生首选调查,是继2001年2004年之后的第三轮调查,通过校园问卷发放,在为期两月的时间里,共收回有效问卷17251份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选择渐趋理性。
关注大众化时代的就业趋势 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毕业生如何应对大众化就业时代的变化,他们对于求职、用人单位的看法以及自身发展是如何考虑的?现代中国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是怎样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过程中都需要那些帮助?了解这些问题对教育主管部门、高校都有参考价值,对企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此次调查继2001年2004年之后,主要是大三、研二和即将在2008年毕业的专科生展开,以增强指导性。进入高校现场发放问卷的高校就包括了: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20余所大学的2万多名大学生,其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参与调查的大学生生源来自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
因此,此次“中国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报告”将以下问题纳入调查范围:总体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分析;大学生最希望就业的企业;企业的吸引力来自哪里?吸引力分析;各个不同的行业中,哪些企业是大学生的首选;通过什么渠道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企业的印象;大学生最希望从就职的企业中获得什么;大学生对工作所在地区的倾向;决定大学生选择职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大学生需要企业提供哪类信息;大学生对于求职、考研(Q吧) 与出国的选择;大学生对获得就业求职的信息渠道的评价。以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大学生的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对于社会(用人单位)的认识。
外企不再是就业首选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为华为、IBM、中国移动、中国石化、海尔集团、微软、宝洁、联想、GOOGLE、中国石油等。在前10位中,国内企业占了一半以上;而在首选企业前50名企业中,国内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31家),这是与以往两次调查有很大的变化,到外企就业进一步淡化。
就首选的行业(部门)而言,IT与通讯业是大学生就业首选,其次是商贸业、金融保险业、电力石化能源、政府机关等。
而个人发展前景是企业最吸引大学生的地方、其次为薪酬与福利、培训机会、企业规模、知名度等。大学生对于试用期后的工作薪酬抱理性态度,一半以上考虑3000元以下的工作职位。
大学生在面临毕业的时候,首选求职,其次是考研,两手准备的也占了较大比例,考研热开始降温。另外女生考研比例又比男生大。
大学生在地区选择上首选北京、上海、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同时他们愿意到基层就业。而且,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业意识,创业成为一部分大学生的毕业选择。
这些调查内容表明:在就业日趋严峻的压力下,大学生面对就业市场和个人选择已经开始逐步回归理性,在强调个人选择同时,也开始出现多元化的选择,在仍然对第一次就业充满期待的同时,也开始注重个人职业的长远发展可能性。
从大学生首选的行业来看:IT与通讯业,其次是商贸业、金融保险业、电力石化等能源业、政府机关(指公务员)、制造业、新闻出版业、日用品行业、医药食品业、房地产业、旅游交通民航等仍然受到青睐。这表明:大学生对于行业的本身发展比较关注,同时也关注自身的利益即行业收入问题,同时专业对口、稳定、创业机会等也成为大学生投身于某行业的主要选择。
而企业之所以具有吸引力,2004年大学生把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放在首位,薪酬福利与培训机会等因素的重要性与2001年的调查相比一直保持比较稳定。2007年调查大学生依然将个人发展机会放在首位,同时薪酬福利、培训机会、企业规模依然看重。同时,调查表明,大学生一方面对于良好的专业技术、自身价值的实现、增加从业经验、薪酬福利比较重视,另一方面,他们对获取人际关系、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稳定的工作岗位也很看重。这反映了大学生一方面比较注重现实的利益,比如薪酬等,同时也比较有长远的规划,比如从业经验、人际关系等。因为这些方面是目前职场比较看重的。
就求职地区选择而言,个人发展也是首要的标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地区选择,一直是就业中的一个热点。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等一向是大学生求职的热点。
在首选就业地区中,北京、上海、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州深圳排在前三位。与前两次调查一样,这些地区总是大学生求职的热点地区,只是相互间的位次发生了一些变化。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大学生的吸引正逐步加大。
对比次选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毕业生在求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型城市遇阻时,最佳的备选地。同时,中部大中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也是许多大学生求职的备选。
大城市通常存在较多的发展机会和较好的生活条件,这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现实。调查中,大学生几乎有一半人这样解释自己的地区选择——“有较大的发展机会”。生活条件、良好的人才政策以及创业环境也是大学生选择这些城市的主要原因。
调查中,有80%的大学生表示:可以接受到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这一方面说明,基层就业已经在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作为一种选择。大众化就业时期,基层就业必将会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依然有20%的大学生不接受到基层就业。对于这个问题,专家认为,引导是关键,但更重要的是需要逐步完善基层就业的相关配套政策,让基层能够成为有极大吸引力的就业点。
就业薪酬要求趋于现实 在回答“对试用期后的工资的预期”这样的问题时,大部分大学生的选择范围在4000元—1500元之间,这部分毕业生占了总数的67%,选择3000元以下的大学生则占了54%,但能够接受1500元—800元的大学生还是少数。希望4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占了27%。
专家认为,大学生对于薪酬的期望不能简单地纵向对比,毕竟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发展。我们不能要求现在的大学生在薪酬期望一定要比过去低,才说明他们比较理性。我们应该将大学生的期望值与社会实际水平进行对比,这样才能准确地说明大学生的期望是否合理。对比一下分布段,3000元是分界点。3000元以上的,男上占48%,女生占28%,3000元以下的,男生52%,女生占到了72%。可以说,男生要比女生在薪酬方面期望要高。同样,对于研究生学历的大学生,他们对于薪酬的期望又有不同。
研究生在薪酬期望上,4000元以上达到了26%,4000元-2000元达到了44%,1500元以下,同样达到了30%。这说明目前研究生在面对求职的竞争压力下,他们在薪酬期望上与本科毕业生的差距已经不大。
数据表明,自身价值的评价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确定薪酬的标准,其次才是人才市场的行情和用人单位的实力。这里我们需要提醒的是,大学生确定薪酬是必要的,这也是体现自身价值的一个方面,但要正确评价自己的价值,同时这个价值必须通过市场的检验。过分拔高或过分贬低都是错误的。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