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西频道9月5日电(莫小洪 谢裕增)暑假结束了,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在这一个多月里,许多人生活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实习。在一个又一个实习单位的“考场”内外,即将踏足社会的大学生们体验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碰壁已成实习的常态
说是暑假实习,实际上暑假还没开始,一场关于实习的选择与竞争就开始了。黄柳怀是广西某高校大三新闻专业学生,新闻专业向来特别注重动手实践能力,学校要求每个同学至少在媒体单位实习4个月。
今年6月底,期末考试尚未结束,黄柳怀就开始四处奔走联系实习单位。第一个联系的实习单位是某中央级报社驻桂记者站,硬着头皮上门连想说的话都还没说完,记者站站长就以“一共才4个人的记者站暂时不需要实习生”为由,婉拒了黄柳怀。
第二家她参加了南宁一家晚报的招聘实习生考试,20多个实习生名额,来了300多大学生竞争。“当时一看到人头汹涌的场面,就吓到了!这只是实习,不是找工作啊!连实习都这么多人抢着来!”黄柳怀回忆当时的场景仍难以想象。
最后还是通过班主任的多番走动,黄柳怀才终于找到一个单位实习。黄柳怀觉得实习并非如她所愿:她每天到报社,能做的就是把当天的报纸事无巨细的全部看完,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记者编辑各忙各的,几乎无人搭理。
“我们部门记者就5个,实习生18个,版面有限,记者都没有天天出新闻,实习生哪里来的新闻写?”小黄只有给自己不停打气,“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只有坚持,碰壁已经是一种常态,大家都要经历的。”
大学生在实习中五味杂陈
“现在大家都知道找工作难,但真不知道找个实习单位也是这么难!”黄柳怀感叹说。其实有这样感慨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广西国际商务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小甘,通过网上的招聘信息,参加了近10次面试,越面试越茫然,因为面试的几家公司都要求有实习经验,对于这种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子”大多数公司根本不欢迎。
某高校信息技术专业大三学生小周,他在暑假到南宁电子科技广场做兼职,几天之内找了近10个店铺,才找到一个愿意给个机会他试试的经销商。
小周称,很多软件公司都只让实习生做些简单的程序测试、写用户手册等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其他相对专业的工作要求比较高,比如说要熟悉JAVA软件等编程知识。“没有人很放心地把这样的工作交给实习生完成,总之他们需要熟练完成、对客户负责等等。”
到某私企实习的罗同学,更是说出了实习生的痛:“一个多月基本都没什么干,每天早早去打扫卫生,叠报纸,打字复印文件,学校的知识基本没有用到。”
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教师李志雄介绍,目前传统的医学类、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实习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因为这类学校基本都会有稳定学生实习基地,而会计类、电子信息技术、市场营销、新闻学等专业实习较难。
“会计类、电子信息技术等专业就很难解决,因为公司不会让实习生来做账、管钱,一些新闻单位本身的压力就大,除非是马上能上手的学生,否则实习的门槛也比较高。”李志雄说。
就业压力之下实习之争日趋突出
“大学生早已经没有铁饭碗,每年那么多人走向社会,”黄柳怀说,“现在很多用人单位招人头一条就是‘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求职简历递上去之后,没有实习或工作经历的简历往往被丢进了垃圾堆。”
某报办公室主任雷女士说出了接收实习生的难处:我们也希望提供一些锻炼机会给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报社记者有限,带不了这么多实习生;报纸版面也有限。此外,一些大学生实习过程中工作不够主动、缺少与人交往的技巧,对他们的实习工作一定会有影响,此外还有人不遵守规章制度甚至给实习所在单位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李志雄说:“高校可以为学生实习提供更多的方便。比如一些老牌新闻院系,与很多媒体都有很深的交情,实习期一到,学生直接进入新闻单位实习,全国这么多新闻媒体,学校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他同时表示,实习生一定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表现优秀的大学生要找到实习机会难度不大,但一个整天坐在办公室沙发上纹丝不动、不言不语的实习生,真的很难找到机会。 广西大学心理学教授刘惠珍表示,在观念上,大学生都应该明白,大学教育已经不是精英教育了,必须根据社会需要,适应社会发展。随着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应聘者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应该调整好个人心态,不管在任何环境,要抓住一切实践机会,尽快适应社会。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