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院校求才
一系列政策的变化,不仅托起更多“80后”青年“投笔从戎”的梦想,也折射出军队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
★ 本刊记者/王维博
延续了几十年的低学历“兵源”开始向高学历“转型”。
从11月1日开始的2008年冬季征兵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的兵员征集对象主体调整为各级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
为了提升学历标准,国家兵役机关甚至放宽了对视力、年龄等身体指标的要求。军队对高学历兵员的需求程度,前所未有。
大学生,当兵去
10月底,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大一女生于杰报名参了军。
“报名是为了圆一个梦想。”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这位19岁的北京女孩笑得很开心。“高考第一志愿填的就是部队院校。”于杰说,但高考只考了500分,与理想中的军校失之交臂。
10月20日,在学院教学楼下的展窗里,一封“征兵号召书”再次唤醒梦想。当天下午,于杰找到校武装部报了名。因为女兵名额少,竞争激烈,体检还没结束,就被刷下去5个,只有她和另外一个女生坚持到了最后。
“我喜欢看军事剧,《突出重围》《DA师》《士兵突击》《女子特警队》,每个都看了好几遍。”于杰说,入伍后,最大的可能是做通讯员和卫生员,但即便是这样,能让她有机会穿上军装,“已经很满足了”。
能让于杰有这样的机会,缘于今年征兵政策的重大调整。
按照中国现行的兵役法律法规,以农村青年、城镇待业青年为兵员征集对象主体的征兵工作已经延续多年,对在校学生则予以缓征。而今年的征兵命令中,首次把应届大学生,包括在校大学生作为征兵的主体对象。
北京市政府征兵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介绍,调整后的兵员征集对象主体为高中以上青年,包括各级各类院校(普通本科、高职高专、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 2008年度应届毕业生,还包括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正在实习、有参军意向的2009年毕业生以及部分在读大学生。
征集对象调整后不久,北京市和上海市随即宣布,不再征集初中毕业的青年入伍。
“这标志着自1955年实行义务兵役制以来,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将首次不再列入平时征集范围。”北京市征兵办宣传组负责人李书兵说。
李书兵介绍,北京市的征兵工作从10月底开始启动,仅10月25日一天,北京市就有有1.2万人咨询、报名,其中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占了30%以上。
为鼓励在校大学生入伍,北京市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例如保留学籍至退役一年内,可调整专业,可适当减免学费;原大专生在服役期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或荣立一次三等功可免试转入同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学习,原本科生服役荣立一次二等功可保送研究生等。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在高校林立的北京,像于杰这样在校期间报名参军的累计已达2000多人。
大学生,当兵去——已成为各大院校武装部征兵宣传用得最多的一句口号。
新政背后
为什么要优先征集应届毕业生和高学历青年入伍?
“征集应届毕业生和高学历青年入伍,旨在提高新兵质量。”北京市征兵办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提高应征者学历水平的背后,兵员质量与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已形成错位。
该负责人介绍,随着高科技武器装备在军队中大量应用,对士兵整体素质有更高要求,“有的士兵操作着价值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新装备,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根本无法操作。”
加上军队中青年军官绝大部分都是大专以上,但士兵队伍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与军官学历差距越拉越大,因此迫切需要提升士兵队伍的整体文化水平。
退役后用人单位对士兵的文化素质和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士兵退役就业安置是摆在各地政府前的一道难题,这和部分退役士兵文化基础、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不够有关。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得提升兵员的文化水准。应征青年素质越高,退伍安置就越容易。
调整征兵主体,还与新征集兵员质量出现滑坡有关。上海社科院军事研究员王冷一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认为,高校扩招和提干机会减少使优秀兵员征集越来越困难。
自1999年起,中国高校连续扩招,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已从1998年的108万人到扩大到今年的500万。“这还不包括各类民办高校、专业技术学校的招生人数。”王冷一说,很显然,经过高校的优势选拔以后,留给军队的选择余地已经不多。
此外,在军队内部,军官选拔模式也由过去的优秀士兵提干,转为依托军校和地方院校培养,士兵成为军官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年轻人参军的积极性。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提干就业等优势的削弱,参军的热情也开始变冷。
王冷一认为,除了兵员质量下滑外,新政的推行还与近年来中国军队的裁军精兵战略有关。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国于1985年、1997年和2003年,分别宣布裁减军队员额100万、50万和20万。至2005年底,中国累计完成裁军170万人的任务,军队规模现保持230万人。人民解放军朝着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机构精干、指挥灵便、战斗力强的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在军事观察家看来,正因以上种种压力,让中国的兵役部门开始大幅调整征兵政策。
另一种现实
另一种现实是,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大,促使大学生通过参军缓冲就业压力,也为征兵新政的推出提供了现实基础。
2007年底,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张维思从军营回到了校园。两年前,刚上大一的张维思报名参了军,因为在部队连续两年都被评为“优秀士兵”,回到校园后顺利“专升本”,改读本科一年级。
张维思所在的部队驻地在山西,属空军雷达兵。由于大学入学时的专业是汽车检测与维修,在部队,张维思也选择了开机车。和他同年入伍的8个同学,有7个回到了学校,另外一个女生则直接考进了军校。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张维思说,当年只考上专科,他对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但两年的军营生活让他重拾学习的信心。
在张维思看来,这种转变对他个人影响深远。“部队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在那里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标签,没有出身,适应能力强,能力提高快,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这样的思维让张维思比同龄人更成熟也更有目的性,“现在我很明确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该如何去实现。”张维思说,当年一起进校的同学都已大三,很快就要面临就业,而对他来说,可以延缓两年找工作,现在最大的任务是把落下的功课补上来。
根据国防部征兵办公室的统计,中国2008年大专以上毕业生已达500多万人,而军队每年需要补充的新兵不过几十万,这给部队征集兵员提供了一个庞大的人才库。
国家兵役机关甚至放宽了对视力等身体指标的要求。例如对陆勤岗位高中以上学历青年的视力标准进行了适当放宽,规定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右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7,左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5;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右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6,左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5,而这样的条件过去根本不可能获得通过。
此外,在征兵年龄上,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青年也由原来的18至20岁放宽到21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还可放宽到22岁。
北京、上海等地在征兵宣传上也大做文章,以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北京市征兵办不仅邀请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神七”航天员成为北京市今冬征兵形象代言人,还制作征兵动漫广告和利用手机短信进行宣传。
这样的宣传显然收到了效果。11月9日,刚刚结束体检的于杰便开始憧憬她的军营生活,像此前入伍的师兄一样评上优秀士兵,如果有机会,还希望参加一些特殊的训练,“想起来都让人兴奋”。
对于杰来说,就业的压力还很遥远;但错失这次机会,“我会后悔一辈子”。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