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我们不做枝头艳丽的花朵,我们像一阵细雨轻轻洒落。我们用青春和汗水为明天
拼搏,期待在泥土中结出累累硕果”——这是简阳市大学生村官论坛刊首词。
●四川省统筹选聘“一村一名大学生干部”始于2007年,到今年9月,首批选聘的村干部服务期届满。他们何去何从?这批年轻人的选择引人关注。
“24个定向岗位,却有700多人报考,估计进面试希望不大。”10月31日中午,简阳青龙镇石桅村大学生“村官”陶燕,在参加“资阳市从优秀村干部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统筹定向公招”后对记者说,“只有抓紧时间复习,迎接11月6日的另一次公务员考试。”
四川省统筹选聘 “一村一名大学生干部”始于2007年,到2009年底三批共有3万多人。到今年9月,首批选聘的村干部服务期届满。陶燕便是其中一员,在今年9月,她选择了续聘。
相比于当年的上任,这批年轻人在期满后的选择同样引人关注。简阳市创办的大学生村干部互助促进会、中国首份《村官报》等,在全省都很新鲜。近日,长期关注简阳“村官”的记者走进这里,对2007年首批期满“村官”的流向进行调查。
首批“村官”一半走一半留
简阳市第一批公开选拔的96名“村官”,今年9月27日合同期满后,有46人选择了离开“村官”岗位,占48%。
面对未来,“村官”们的青春将何处安放?
今年5月,中组部中宣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相关“意见”,指出引导大学生“村官”期满后有序流动,是这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2007年首批村官之一、简阳市大学生村干部互助促进会会长邓锦回忆说,“当时人民网的专项调查显示,51.5%的人选择报考国家机关,36%的表示到期后续聘,9.2%的选择创业和企业应聘,另有3.2%选择继续学习深造。现在看来,简阳首批”村官”的流向和这个全国调查的结果大致一样。”
统计显示,简阳市第一批公开选拔的96名“村官”,到今年9月27日就合同期满了。在这一时间节点,有46人选择了离开“村官”岗位,占总数的48%。其中,24人考取了国家公务员,占卸任者总数的52%;17人考取了教师、警察等事业岗位,占37%;4人选择另谋出路;1人升学读书。
其余50人选择续聘,并都成功通过考察继续担任“村官”,服务期两年。其中,男女各占50%;本科20人、大专30人;党员44人;独立或合伙等方式创业16人。
“未选择续聘的40多名卸任者中,89%的人都已‘进编’了。”简阳市委组织部相关人士分析认为,这首先来自“村官”自身的努力,也和早前国家的加分政策密不可分。据悉,我省今年还规定,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在编制定员内需补充人员时,一般从聘任期满的大学生村干部中定向考录;县乡两级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时,注重从聘任期满的大学生村干部中考录。
爱情,似乎也是激励“村官”携手前行的动力。2007年,和邓锦同时分配到贾家镇的还有其他5位 “村官”,工作中,她和其中一位叫沈杨志的小伙子擦出火花成为恋人。2008年末,沈杨志考上了甘孜特警,邓锦也成功考取了选调生,现服务于简阳市另一乡镇。今年初,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进编”成为留任“村官”的梦想
“在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努力考取公务员、教师、警察成了我们续聘者们的坚定选择。”留任“村官”谢勇说。
今年,中组部提出,大学生村干部聘期满后主要有5条出路——既可以续聘留村任职,也可以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发展、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
“今后能否再次续聘在政策上还是未知数,创业又没有资金,二次择业也不具备优势。”东溪镇万古村村主任助理谢勇认为,长期在农村脱离城市,再回到都市面对企业选择时已不具备优势。
“在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努力考取公务员、教师、警察成了我们续聘者们的坚定选择。”谢勇说,这从第一批离岗者中89%“进编”的比例,便能够推测留守者内心所向。
施家镇环溪村支部副书记卿运杰是幸运的。最近,中国农业银行在全国面向大学生村干部招考500名工作人员。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他认真准备,终于在10月下旬接到了通过面试的消息。
在采访中,“村官”们都表达了对市委组织部和所在乡镇的感谢。“只要是为了参加考试,领导都非常支持,允许请假,并用各种方式鼓励我们。”卿运杰说。
正当大家热情不减投入公务员考试的时候,今年8月底的一则消息,让这些备考族面对新的变化。原来,中组部等部门发出通知规定:今后大学生“村官”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报考公务员,既可报考定向录取职位,也可报考其他职位,不再实行加分等优惠政策。
“虽然有定向职位,但同行相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谢勇说,10月31日的公务员定向考试,激烈程度达到了30:1。
“‘村官’们的心情我们理解,正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进编’渠道。”简阳市委组织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除了中央和我省制定的优惠考录政策外,资阳、简阳两级近两年来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千方百计为各类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开绿灯”——如公推直选副科级后备干部,在已举行的2008年、2009年两次选拔中,允许大学生村干部参加考试等。
今年26岁、来自内蒙古的2007级“村官”宋亭亭,参加了今年举行的定向统筹、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在40:1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董家埂乡副乡长这一副科级职位,成为简阳所有“进编”“村官”里职务最高的人。
另辟蹊径创业之路走得更宽
29名“村官”自愿出资34.5万元,入股成立了“‘村官’兴隆公司”。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该公司探索了3种模式,帮助“村官”创业。
“曾经谈过一个女朋友,后来分手了。两人收入都低,她担心未来。”采访中,一位男“村官”告诉记者,他家在简阳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到城市找工作没优势,自己也想过创业来应对今后生活,但资金是拦路虎。”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个别 “村官”家庭条件较好,创业启动资金不发愁。但普遍来看,大部分“村官”出生于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农村,想独立创业困难重重。
在服务期的第二个年头,2007年以全资阳第一名成绩考录到简阳市做“村官”的邓锦,不甘沉寂,和几个“村官”萌发了建立一个整合大学生村干部力量,沟通创业信息的机构。在市委组织部的引导扶持下,“简阳市大学生村干部互助促进会”应运而生。
促进会是经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按照“聚沙成塔”、“抱团取暖”的理念,“村官”自愿入会,每人每月缴纳10元会费。连同其他几届“村官”,促进会会员很快发展到上百人,在交流碰撞中,有29人自愿出资34.5万元入股,成立了“‘村官’兴隆公司”,并推举邓锦为负责人。
据记者调查,目前该公司探索了3种模式,帮助“村官”创业。
第一种模式,帮助公司成员自主创业,解决其创业过程中的困难,目前已帮助争取到贷款17.5万元。如玉成乡的晓玲,种植了数十亩反季节蔬菜;青龙镇的陶燕,承包了170亩荷塘等。
第二种模式,就是“公司+业主”合伙创业。“一些种养项目专业性强,背靠有经验的业主成功率高。”邓锦说,在合作中,兴隆公司一般占30%左右的股份,业主负责技术、项目具体运行等,“村官公司”派“村官”参与,成功的例子有与业主合作建立的石桥镇走马村近千亩九叶青椒基地。
第三种模式,则是公司自己进行投资创业。互助促进会成立之初即在城里兴办了家庭式茶楼,这里也成了“村官”交流经验的会所,并用茶楼的盈利来承担会所开支。最近,兴隆公司正在谋划一个规模更大的野山鸡养殖项目。
“考公务员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意创业的‘村官’也在增加。”邓锦说,目前促进会和兴隆公司还在探索其它创业模式。
“村官”的娘家简阳市委组织部,也在多渠道帮助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协调市农业、畜牧等部门专家指导;协调落实优惠政策,帮助联系解决各类贷款94.5万元,实施创业项目30个。
“从上到下各级党委政府都很关心我们,虽然目前贷款依然是创业瓶颈,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已是170亩荷塘业主的陶燕说。
就在调查快结束时,10月22日,简阳市委组织部公布了2010年简阳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名单——今年招募100人,有689人踊跃报考,其中还首次有两名研究生。
看来,农村这片热土的魅力仍然不减,这里依然是新时代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广阔天地。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