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历史沿革:前身为创建于 1976 年的贵州电力学校和 1980 年的贵阳电力技工学校,2001 年两校合并升格为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06 年整合贵州电力职工培训中心、贵州电力党校,2012 年成为首批中国 — 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单位。
校区与规模:拥有贵阳市区和红枫湖两个校区,占地 22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0 万平方米。主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红枫湖畔,环境优美。
办学定位:以培养电力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服务 “西电东送” 战略及区域经济发展。
专业与学科建设
专业设置:开设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热能动力工程等 12 个高职专业,涵盖电力、能源、自动化等领域。其中,电力类专业为核心优势,部分专业与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教学特色:依托南方电网技术优势,建有 220kV 教学实训变电站、火电仿真系统、变电调度仿真系统等先进实训设施,实现教学与生产现场技术同步。
师资与科研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 121 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 81 人,“双师型” 教师占比 50%。兼职教师多来自电力企业一线,教授级专家占 50%。
科研与社会服务:承担电力行业科研任务,设有电力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可开展 100 余个工种的初、中、高级技能鉴定,年培训量超万人次。
校企合作与就业
校企合作:与南方电网、华为等企业深度合作,开展 “工学结合”“订单培养” 模式。2024 年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签约,共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就业情况: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 95% 以上,主要进入电力系统企业,部分专业薪资水平较高,用人单位满意度达 90% 以上。
国际交流与荣誉
国际合作:作为中国 — 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为东盟国家提供电力技术培训;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院校开展师生交流。
荣誉称号:获评 “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 等,多次获南方电网公司表彰。
未来发展
学院以 “南网领先、国内一流” 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国际化办学,重点服务贵州能源强省战略及 “西电东送” 工程,培养适应智能电网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