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2021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22〕12号),西安交通大学自主审核设置的“国际法律事务”硕士专业学位(专业代码S0354)授权点获得批准。这是我国首家“国际法律事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标志着我国涉外/国际法治人才培养朝着专业化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一专业代码(S0354)同时获批还有清华大学自主审核设置的“国际事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法学和国际法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西安交大前身南洋公学早在1901年就开设了宪法、国际条约等国内与国际法学课程。从南洋公学走出的著名学者王宠惠、徐谟、李叔同等对中国早期的法学发展,特别是国际法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交通大学西迁以后,于1985年复办法学专业,着力培养“法律+”高端复合型人才。2006年,学校成立“丝绸之路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是国内最早设立的面向丝绸之路的法学研究机构。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独立设院,矢志建设“高起点、国际化、研究型”的国际一流法学院。
2012年,学院首批入选国家“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5年,学院携手20家海内外著名大学法学院发起成立“新丝路法学院联盟”,是我国法学院发起创立的第一个国际性法学院联盟。2018年法学院荣获QS五星级法学院国际认证。2019年法学专业首批获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同时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是西北地区最早的两个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之一;同年,法学院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联合10余家国内法学院与知名律所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国际投资法律与仲裁交流合作平台“中国国际投资仲裁常设论坛”。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在西安交大授牌设立“一带一路司法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基地”,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与西安交大共建“外国法查明与涉外司法案例研究基地”。2022年,西安交大“一带一路与国际法治研究院”首批入选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全国共16家)。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西安交通大学已形成了一支特色鲜明、影响彰显的涉外法/国际法人才团队。2022年,该团队入选“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战略性顶尖团队”,是全省文科第一个战略性顶尖团队。目前,学科团队共有40多名专职导师,同时特邀来自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专家担任实务导师。团队在走出去与国际投资法治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争端解决、南海争议法律应对、对华疫情滥诉法律防范等领域取得国内外领先的成果,并在国家重大对外谈判与决策实践中得到应用。2020年,国际法/涉外法团队成果获全国文科科研成果最高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团队受中美投资协定双边谈判中方主谈部门商务部委托,撰写《中美投资协定谈判重要议题评估报告》等系列报告,受到专函表扬,并于2020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020年,团队首倡的国家级“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中央法务区”)在西安揭牌成立,西安交大法学院与示范区在揭牌仪式上签署共建协议,该协议同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以国内首个“国际法律事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获批为契机,西安交通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2020-202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优化国际法相关学科人才培养格局,积极探索新时代应用型高水平专业学位国际法律事务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