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创新育人的跨界新模式,武汉纺织大学依托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创建了全校首个产业学院——“数字技术产业学院”。8月6日,学校在金盾大酒店举办“大国数匠”数字产业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暨“数字技术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开启了武汉纺织大学产业学院建设新篇章。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焦李成,中国华录、中国电子、武汉光庭等合作企业领导,各兄弟高校计算机学院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徐卫林,学校办公室、宣传部、研究生院、教务处、科发院、人事处等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班子成员和师生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明华教授主持。
柴天佑院士、徐卫林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教务处王济平处长、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李红副总经理、中电金信教育生态业务梁恒总经理、北京易华录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夏东副总经理为武汉纺织大学“数字技术产业学院”揭牌。
徐卫林对各位院士、领导、专家、企业家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支持我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大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和取得的重大成绩。他指出,成立“数字技术产业学院”,这是学校推动办学发展的思想再解放、工作再深入、措施再抓实,也是体现学校勇担“教育强国、科技强省”建设重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美好纺大”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
徐卫林对“数字技术产业学院”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上接天线、明确建设定位。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依托二级学院建设产业学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二是中接实情、把握建设重点。产业学院要坚持育人为本、产业为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等七大建设任务。三是下接地气、加强质量保障。产业学院揭牌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采纳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吸纳企业和企业家们参与协同育人。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和相关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在全校开好头、起好步,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合作共赢、拓展搭建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平台。
北京易华录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夏东副总经理、中电金信教育生态业务梁恒总经理作为合作企业代表交流发言。他们介绍了企业基本情况,并表示将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产业学院”的平台,积极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各项措施的落地和实施提供支撑,配合学校积极探索以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路径,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服务链对接,助力双方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希望学校进一步发挥科技、人才、创新、理论深度优势,为企业“十四五”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中国工程院柴天佑院士以《工业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工业智能》为题作报告。柴院士分析了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以及制造企业自动化与信息化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通过应用案例,提出了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研发方向和研发思路。报告开阔了我们学术视野、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焦李成教授以《从人工智能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到交叉学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为题作报告。焦院士回顾了人工智能及其核心技术的内涵与发展,介绍了我国人工智能教育与交叉学科的整体发展现状,通过相关案例,给出了人工智能交叉人才培养的探索,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大家深受启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数据学院执行院长陈恩红教授以《面向新工科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为题作报告。陈院长介绍了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和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等情况,分析了大数据专业人才所需具备的相关能力,介绍了中科大在大数据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实践与经验。
慈星股份董事李立军副总裁以《面向“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慈星智能产业学院建设情况交流》为题作报告。李总以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与宁波慈星股份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慈星智能产业学院的建设情况为例,介绍了普通高校建设面向“产教融合”产业学院的思路和途径。
北京易华录人力资源部中心夏东副总经理以《数字技术产业学院-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为题作报告。夏总介绍了现代产业学院的运作机制,指出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大机遇下,在国家各部委培植的政策沃土中,高校与行业企业在产业学院建设中开启了更加紧密的产学互动。
姜明华在主持中表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检验标准是立德树人成效;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是人才培养。学校将紧密围绕国家产业变革与发展要求,面向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联合发展新局面;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新体系;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教育新平台;充分发挥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多方办学主体作用,强化校、政、企多元协同、共建共管共享共担新格局。(通讯员:谢瑞清)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