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提交

丝绸之路考古高端论坛在兰州大学举行

高考资讯网  更新时间:2022-06-16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  作者:未知

  6月12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的丝绸之路考古高端论坛在兰州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由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物局支持,兰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兰州大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承办。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陈于柱出席论坛。兰州大学副校长、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沙勇忠主持论坛开幕式。

  马小洁在致辞中指出,以丝绸之路考古为主题举办高端论坛,共研丝路遗产、共享文化盛宴,这是兰州大学的一次多学科、开放式、国际化学术盛会,打开了多方合作的新篇章,对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表示,兰州大学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为平台,与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考古、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挖掘历史文化价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陈于柱表示,兰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揭牌,全面开启了甘肃省文物保护“校地合作”新模式。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与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将盘活用好全省数量庞大的文物资源,源源不断地培养输出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才。希望以此次高端论坛为新的起点,有效融合各方力量,为甘肃乃至全国文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同时辐射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响甘肃品牌、发出甘肃声音,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开幕式上,赵声良代表敦煌研究院,向兰州大学捐赠了莫高窟285窟临摹洞窟,马小洁代表兰州大学接受捐赠。随后,马小洁为赵声良、苏伯民、张元林等3位萃英讲席教授颁发了聘书,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杨红伟为陈于柱、贾建威、吴荭等12位兼职教授颁发了聘书。

  学术报告上半场由敦煌研究院张小刚研究员主持。郑炳林通过介绍西汉畜牧产品,还原了西汉政府经敦煌与西域畜牧物种交流的面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葛承雍研究员以甘肃山丹收藏的“胡腾舞俑”为中心,围绕其是“胡腾舞俑”还是“胡巫术士”的问题展开,从古代巫医角度重新解读辨析了这件与丝绸有关的文物。陕西师范大学沙武田教授通过敦煌壁画图像、北朝隋唐墓葬骆驼俑、辽金墓壁画等实物资料,基于形象史学的规范,对历史时期丝绸之路上的绢帛形象做出了全新解读。敦煌研究院张元林研究员介绍了绘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敦煌285窟,作为本次捐赠临摹洞窟的原型,285窟融合了中国传统的神祇图像与印度教神祇、祆教女神、古希腊阿波罗神、生命树等不同民族和宗教文化的元素,是最具代表性的敦煌石窟之一,展示了多元文明交融的局面。西北大学冉万里教授指出唐代帝陵四门与神道两侧的石刻所蕴含的政治内涵与其反映的帝国经营边疆的态度转变。

  下半场由兰州大学杨晓燕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沈睿文教授按区域和时段梳理了北方草原地区的族源神话,并认为蒙元时期存在的多种族源神话与其统治范围的扩大有关。中国人民大学韩建业教授认为早期中西交流自公元前3000年以来经历了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三个阶段,使早期文明核心因素深度渗透,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兰州大学董广辉教授通过科技考古手段梳理了汉代之前丝绸之路东段人类生业模式的演变。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陈国科研究员紧紧围绕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一多民族归家的建立等主题总结了新时代甘肃新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兰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全体人员和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简牍博物馆等共建单位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单位的80余位嘉宾和620余名观众在线上、线下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cation News
高考资讯Entrance Information
高校招生College Admissions